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育人目标的总体设计与关键抓手,也是教学理念、育人模式、培养特色的集中体现。为进一步提高新版培养方案修订质量,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6月27日,宁波工程学院召开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校外专家论证会。会议特邀来自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宁波大学、中国计量大学、宁波市经信局、住建局等高校、政府部门以及行业企业的31位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参与论证,为学校53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把脉定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水潮出席会议并讲话,教务处处长钟秋波主持会议。

启动会上,张水潮副校长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2025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本次论证会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此次集中论证不仅是对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成果的全面检视,更是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的关键举措,对于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论证会按专业领域分为理工科三组与文科两组共五个专场进行,各专业负责人着重从修订思路、特色亮点、课程设置、总体结构等方面汇报。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质询研讨等形式,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区域产业升级趋势及新版专业认证标准,深度剖析培养目标契合度、课程结构科学性、产教融合实效性等关键环节。


培养方案论证总结暨专家点评会上,文科组组长施建祥教授、理工科组组长李国平教授分别作总结发言,充分肯定学校培养方案的系统性与创新性,认为新版培养方案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总体框架科学合理,同时提出优化方向:一是强化目标对接,理工类专业需紧扣产业前沿更新课程内容,文科类专业应主动对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推动能力融合与学科深度交叉,在OBE理念指导下,打造特色鲜明、适应时代需求的专业体系。二是重构课程体系,打通基础课程平台,强化选修课程建设,优化课程支撑矩阵,避免“多学时少支撑”的问题,切实提升毕业要求的达成度。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共建个性化课程模块,对接真实项目需求。


张水潮表示,人才培养方案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积极探索更加灵活、多元、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路径。各学院应高度重视方案的制定工作,切实加强专业建设与内涵发展,在修订过程中突出各专业的办学特色与核心优势,提升专业辨识度。他强调,各学院要广泛听取校内外专家、行业企业和师生代表的意见建议,充分论证、反复打磨,确保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规范、特色鲜明、务实可行。




我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构建更高质量、更具特色、更有成效的本科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