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新闻
首页 教务新闻 正文
AI赋能新工科,实践教学结硕果 ​——宁波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首届项目化课程作品展精彩亮相 2025/06/27
来源:      作者:     点击:

AI赋能新工科,实践教学结硕果

——宁波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首届项目化课程作品展精彩亮相


6月26日,宁波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首届学生项目化课程作品展在风华校区行政楼大厅盛大启幕。此次展览汇聚我校2023级机器人工程、智能装备、智能建造等7个“智能+”方向的门项目化课程成果,以及机器人学院大三大四学生的课程作品共计20件集中展示,接受全校师生的检阅。

展览现场气氛热烈,校党委书记冯建波、校长邵千钧、副校长张水潮等领导亲临现场,饶有兴致地驻足观看与师生亲切交流,深入了解卓工学院学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和优秀项目作品。展厅内,展品令人目不暇接高度集成的智能机器人系统应用于化工检测的天然色素显色芯片城市交通智能监测设备,已实现批量生产的遥控玩具小车......一件件作品不仅是学生们项目化学习成果的心血凝结,更是学校深化新工科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实践

跨界融合:AI赋智,打破学科疆界

展览充分展现了AI技术对传统工科的深度重塑与赋能。在智能物联展区一台智能分类垃圾桶正是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界融合的典范其开发过程,要求开发者熔炼多学科技艺于一炉:精熟Python、C++编程语言驾驭基于YOLOv11完成计算机视觉全流程开发,精通SolidWorks三维建模与装配,并掌握STM32单片机驱动和嵌入式Linux平台开发。学生课堂汲取、课后钻研,依靠团队的智慧,最终铸就了这件集成创新佳作学科交叉融合理念,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贯穿展览所有作品之中彰显了“智能+”培养方向的鲜明特色。

产教融合:真题实做,孵化产业硕果

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在于对接产业需求、孵化实用成果。机器人展区,大四学生汪帅康自豪地向参观者介绍:“这台遥控机器人小车已成功实现量产!”据悉,本次展览中多个作品已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机器人学院部分实现量产的学生产品,将直接反哺教学,纳入下一届项目课的案例库。智能交通方向任课教师陈为杰道出项目选题的精髓:“我们严把项目选题确保对接真实产业需求。例如‘道路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项目,直接源于校企联合课题,旨在解决实际交通信号灯的技术痛点。”

师生同行:星光见证,共铸育人新篇

累累硕果的背后,是师生同向同行、夜以继日的辛勤耕耘与智慧碰撞。“连续一学期凌晨离开实验室是常态”,这生动勾勒出项目化教学中师生并肩作战动人图景。一学期里,任课教师们几乎全天候扎根实验室化身“陪跑者”与“引路人”,与学生共克技术难关。这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作品,正是学生们扎实的多学科理论基础实践探索精神导师悉心点拨共同浇灌出创新之花

本次作品展是宁波工程学院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以AI为引擎,驱动化工、建筑、计算机、机械、网络安全等传统工科华丽蝶变成果汇报。它充分表明,学校的项目化教学改革与新工科建设方向,精准瞄定了产业智能化转型浪潮中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奠定了磐石之基。这场精彩纷呈的展览,不仅是一次学习成果的展示,更吹响了学校在新时代工程教育创新征途上阔步前行的号角。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