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本科德语专业培养计划 2012/10/16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点击:

 

 

一、人才需求分析

我国与德语国家(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等)的经济联系发展令人瞩目。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德国在亚洲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

中德双边外贸总额不断上升,2008年中德贸易额达到1150亿美元,占同期中国与欧洲贸易总额的22.5%。德国还是对华直接投资做多的欧洲国家之一和中国在欧洲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国。

并继续呈现与年递增的趋势。我国与德国的经济合作涵盖汽车、化工、机电、制药、医疗器械、自动化、金融、信托投资、房地产等各个行业和领域。作为计划单列市,

素有“东方大港”之称的宁波对外经济多年保持较快增长,即使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当年仍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08.1亿美元,进出口增幅、进口增幅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浙江省继续保持外贸领跑态势。其出口额在全国3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中名列第九位。欧盟、美国和日本确立了宁波市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作为欧盟“火车头”

的德国在欧盟的经济与政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按人口比例计算,欧盟区内德语作为一亿人口的母语,已成为第一大语言,超过了英语和法语。

根据长三角地区德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与研究,德语本科毕业生在此地区就业态势良好。学生毕业后适用面广,就业面宽,而中德经济的互补性和经济合作为继续保持德语

专业毕业生高就业率奠定了基础。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除系统习得德语语言知识、掌握德语交际技能外,通过专业方向定位及其相适应的课程设置,

促成所培养的人才懂得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和有关实务,具有较强的德语口笔译能力与商务德语写作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与相关知识,为毕业后就业奠定扎实的学以致用的基础。

三、培养基本要求         

表一:素质结构及培养途径分解表

素质名称

培养途径

政治素质

通过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政治修养类课程,开办业余党校等活动实现。

道德素质

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伦理学》、《就业指导》等道德修养类课程,开展劳动、校园文化等活动实现。

业务素质

通过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培养专业核心能力来实现。

身心素质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等身心修养类课程,通过军训、各类体育运动及其它校园活动实现。


表二:能力结构及培养途径分解表

能力名称

培养途径

基本

能力

学习能力

通过入学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掌握德语专业的特点和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通过课内外教学实践,

如图书文献检索,让学生了解如何查阅和学习图书资料;通过开设信息类课程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学习的能力。

交流协作能力

通过开设《大学语文》、《二外英语》等课程,并让学生积极参加实习、社会实践、、军训、劳动、校园文化等活动,培养其交流协作能力。

思辨能力

通过开设《德汉互译》、《文科数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以及组织开展辩论比赛等课内外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基本创新能力

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或研讨活动,设立学生科研立项和课题申报基金,开展师生结对研讨,并通过让学生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专业能力

德语口笔译能力

通过开设《翻译理论与实践》、《德汉口译》、《科技德语》等课程,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人际沟通的能力,

并能有效地在语言交流和管理协调中承担翻译任务课程。

经贸德语应用能力

通过开设《商务德语》、《经贸应用文写作》、《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培养学生经贸德语会话以及写作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

通过开设《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

应岗能力

考取德语专业四级、八级证书,考取大学英语四级证书,考取电脑等级证书,

参加外贸单证员、报关员培训并获得相关从业资格证书。

四、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五、核心课程分布表

学年

学期

课    程    名    称

1

基础德语I

德语语法I

2

基础德语II

德语写作I

德语语法II

3

基础德语III

德语写作II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德语视听说III

4

基础德语IV

德语写作III

德语视听说IV

5

高级德语I

高级写作I

6

高级德语II

高级写作II

7

8


六、主要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环节

核心项目

基础实验教学平台

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和国内外德语水平测试技能训练等

专四、专八实训

语言应用训练平台

主要包括翻译、写作等德语交际技能训练和各类考证训练,如导游、单证员、跟单员、报关员等

德汉互译操作训练、经贸应用文写作训练

综合运用实践平台

主要指毕业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生课题申报等

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平台

主要包括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公益劳动、社团活动和参加各种知识技能竞赛等

暑期社会实践、外语第二课堂拓展活动

七、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为38

八、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条件

(一)毕业最低学分:学生必须修满 176.5 学分方可毕业;跨专业全校性选修课 8学分以上;

(二)授予学位:修业期满,取得足额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总学分

学时分配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数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1

2

3

4

5

6

7

8

公共基础课程

核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

4

64

0

 

 

4

 

 

 

 

 

一般必修课

 

文科数学

32

2

32

0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8

3

48

0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

48

0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

2

32

0

 

 

2

 

 

 

 

 

 

 

形势与政策

32

2

32

0

 

分散进行,每学期1次讲座,每次4课时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Ⅰ

32

1

0

32

 

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Ⅱ

64

4

32

32

 

4

 

 

 

 

 

 

 

 

大学语文

24

1.5

24

0

 

 

 

2

 

 

 

 

 

 

心理健康教育

32

2

24

8

 

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Ⅰ

16

1

16

0

 

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Ⅱ

22

1

16

6

 

 

 

 

 

 

1

 

 

 

体育Ⅰ

36

1

4

32

 

2

 

 

 

 

 

 

 

 

体育Ⅱ

36

1

4

32

 

 

2

 

 

 

 

 

 

 

体育Ⅲ

36

1

4

32

 

 

 

2

 

 

 

 

 

 

体育Ⅳ

36

1

4

32

 

 

 

 

2

 

 

 

 

公共基础课程小计

590

30.5

384

206

 

15

4

8

5

0

1

0

0

专业基础课程

核心必修课

 

基础德语Ⅰ

96

6

96

0

6

 

 

 

 

 

 

 

 

基础德语Ⅱ

96

6

96

0

 

6

 

 

 

 

 

 

 

基础德语Ⅲ

96

6

96

0

 

 

6

 

 

 

 

 

 

基础德语Ⅳ

96

6

96

0

 

 

 

6

 

 

 

 

 

德语语法Ⅰ

32

2

32

0

2

 

 

 

 

 

 

 

 

德语语法Ⅱ

32

2

32

0

 

2

 

 

 

 

 

 

 

德语写作Ⅰ

32

2

32

0

 

2

 

 

 

 

 

 

 

德语写作Ⅱ

32

2

32

0

 

 

2

 

 

 

 

 

 

德语写作Ⅲ

32

2

32

0

 

 

 

2

 

 

 

 

 

德语视听说Ⅲ

32

2

32

0

 

 

2

 

 

 

 

 

 

德语视听说Ⅳ

32

2

32

0

 

 

 

2

 

 

 

 

 

高级写作Ⅰ

32

2

32

0

 

 

 

 

2

 

 

 

 

高级写作Ⅱ

32

2

32

0

 

 

 

 

 

2

 

 

 

高级德语Ⅰ

64

4

64

0

 

 

 

 

4

 

 

 

 

高级德语Ⅱ

64

4

64

0

 

 

 

 

 

4

 

 

专业基础课程

一般必修课

 

德语会话Ⅰ

32

1

0

32

 

2

 

 

 

 

 

德语会话Ⅱ

32

1

0

32

 

 

2

 

 

 

 

 

 

 

德语会话Ⅲ

32

1

0

32

 

 

 

2

 

 

 

 

 

 

德语会话Ⅳ

32

1

0

32

 

 

 

 

2

 

 

 

 

 

高级口语

32

1

0

32

 

 

 

 

 

2

 

 

 

 

高级听力Ⅰ

32

2

32

0

 

 

 

 

 

2

 

 

 

高级听力Ⅱ

32

2

32

0

 

 

 

 

 

 

2

 

 

 

德语视听说Ⅰ

64

4

64

0

 

4

 

 

 

 

 

 

 

德语视听说Ⅱ

64

4

64

0

 

 

4

 

 

 

 

 

 

 

德语语法Ⅲ

32

2

32

0

 

 

 

2

 

 

 

 

 

德语语法Ⅳ

32

2

32

0

 

 

 

 

2

 

 

 

 

 

二外英语Ⅰ

64

4

64

0

 

 

 

4

 

 

 

 

 

二外英语Ⅱ

64

4

64

0

 

 

 

 

4

 

 

 

 

 

德语词汇学

32

2

32

0

 

 

 

 

 

 

2

 

 

 

高级阅读

32

2

32

0

 

 

 

 

 

 

2

 

 

 

德国文学史

32

2

32

0

 

 

 

 

 

 

2

 

 

专业基础课程小计

1440

85

1280

160

 

14

16

18

18

10

14

0

0

核心必修课程学分合计

864

54

 

 

 

 

 

 

 

 

 

 

 

专业课程

一般必修

经贸方向

商务德语

32

2

32

 

 

 

 

 

 

2

 

 

 

国际贸易实务

32

2

32

 

 

 

 

 

 

2

 

 

 

商务口语

32

1

0

32

 

 

 

 

 

 

2

 

 

经贸应用文写作

32

2

32

 

 

 

 

 

 

 

2

 

 

方向一小计

128

7

96

32

 

0

0

0

0

4

4

0

0

一般必修

翻译方向

科技德语翻译

32

2

32

 

 

 

 

 

 

2

 

 

 

翻译理论与实践Ⅰ

32

2

32

 

 

 

 

 

 

2

 

 

翻译理论与实践Ⅱ

32

2

32

 

 

 

 

 

 

 

2

 

 

德汉口译

32

1

0

32

 

 

 

 

 

 

2

 

 

方向二小计

128

7

96

32

 

0

0

0

0

4

4

0

0

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

 

德语阅读Ⅰ

32

2

32

 

 

 

 

2

 

 

 

 

 

德语阅读Ⅱ

32

2

32

 

 

 

 

 

2

 

 

 

 

 

测试训练Ⅰ

32

2

32

 

 

 

 

2

 

 

 

 

测试训练Ⅱ

32

2

32

 

 

 

 

 

2

 

 

 

 

 

测试训练Ⅲ

32

2

32

 

 

 

 

 

 

 

 

2

 

 

外报外刊

32

2

32

 

 

 

 

 

 

2

 

 

 

 

德国概况Ⅰ

32

2

32

 

 

 

 

 

 

2

 

 

 

德国概况Ⅱ

32

2

32

 

 

 

 

 

 

 

2

 

 

 

德国简史

32

2

32

 

 

 

 

 

 

 

 

2

 

 

德语文学选读

32

2

32

 

 

 

 

 

 

 

 

2

 

 

德语语言学

32

2

32

 

 

 

 

 

 

 

 

2

 

 

学术论文写作

32

2

32

 

 

 

 

 

 

 

 

2

 

专业选修最低学分

128

8

 

 

 

 

 

 

 

 

 

 

 

理论课程周学时

29

20

26

23

14

19

0

0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一般必修课

集中实践(周)

军事理论与训练

2

2

 

 

 

2

 

 

 

 

 

 

 

社会实践

2

2

 

 

 

课外进行

思想政治课实践

2

2

 

 

 

课外进行

专业实习Ⅰ

2

2

 

 

 

 

2

 

 

 

 

 

 

测试训练Ⅰ

2

2

 

 

 

 

 

2

 

 

 

 

 

专业实习Ⅱ

2

2

 

 

 

 

 

 

2

 

 

 

 

学年论文Ⅰ

2

2

 

 

 

 

 

 

 

2

 

 

 

学年论文Ⅱ

2

2

 

 

 

 

 

 

 

 

2

 

 

测试训练Ⅱ

2

2

 

 

 

 

 

 

 

 

 

2

 

毕业实习

4

4

 

 

 

 

 

 

 

 

 

 

4

毕业论文

12

12

 

 

 

 

 

 

 

 

 

 

12

综合素质

4

4

 

 

 

课外进行

集中实践小计

38

38

 

 

 

 

 

 

 

 

 

 

 

理论教学学分合计

122.5

实践教学学分合计

38

全校性选修课最低学分

8

专业选修课最低学分

8

学分总计(理论+实践+选修课)

176.5

注:“*”为考试课程。

 

十、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要求

课程类别

理论课学时

学分

比例%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程

590

30.5

17.3%

专业基础课程

1440

85

48.2%

专业课程

128

7

4.0%

实践教学环节

/

38

21.5%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128

8

4.5%

全校性选修课

128

8

4.5%

合计

2414

176.5

100.0%

十一、各学期教学工作安排表

  周次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假期

 

*

*

*

*

:~

:~

:~

:~

:~

:~

+

+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        ~ 毕业设计       +  毕业教育         考试            :专业实习(穿插)      入学、军训教育     = 课程设计     * 学年论文(综合设计)            × 机动             ≡ 假期

十二、本专业辅修教学计划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总学分

学时分配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数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考核

1

2

3

4

5

6

7

8

1

综合德语

128

8

128

0

 

 

 

 

2

2

2

2

 

2

德语阅读

32

2

32

0

 

 

 

 

 

 

2

 

 

3

德语听力

64

4

64

0

 

 

 

 

 

 

2

2

 

4

德语口语

64

4

64

0

 

 

 

 

 

 

2

2

 

5

外贸德语

32

2

32

0

 

 

 

 

 

 

 

2

 

6

德语口译

64

4

64

0

 

 

 

 

 

 

2

2

 

7

德语语法

32

2

32

0

 

 

 

 

 

2

 

 

 

8

德国简史

64

4

64

0

 

 

 

 

 

2

2

 

 

9

 

 

 

 

 

 

 

 

 

 

 

 

 

 

10

 

 

 

 

 

 

 

 

 

 

 

 

 

 

合计

3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