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 2012/10/16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点击:

 

 

一、人才需求分析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把物流作为支柱产业。宁波是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

也是先进制造业基地,物流业的发展有良好的基础,其物流发展处于全国前列。

宁波定位为国际物流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名列世界前茅,

对港口物流相关高级应用人才仍然需求旺盛。按照国际上通行的计算标准,每增加1万个标准箱,可提供500个就业岗位,

每年相关岗位人员需求增加量达近10万,港口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宁波市列为十大应用型重点培养人才。同时,制造业物流外包比例越来越大,

制造业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大型商业企业物流采购、仓储与配送急需大量高水平物流供应链管理人才,

呈现出社会对生产与商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广泛需求。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物流管理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系统地掌握港口物流、

航运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理论,熟悉国内外先进物流技术与技能、物流相关法律法规,能够从事港口物流、国际航运、货运代理、

仓储与配送、现代物流组织与规划、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工业生产组织与供应链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等物流业务及外贸进出

境报关与报检相关工作的应用开发型高级物流管理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设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等两个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港航企业、运输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

综合型物流企业及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从事船货代理、报关、报检、货物运输组织、仓储管理、采购与配送、物流规划等工作。

担任物流职业资格的物流师、采购师。也可以报考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三、培养基本要求         

物流管理专业实施“知行合一、双核协同、素能固本”的培养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突出核心能力和核心课程,加强学科素养的训练。以核心能力设置核心课程,通过经济学、管理学、交通运输学等学科

知识的学习提升应用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素质、能力及培养途径如下列表。


表一:素质结构及培养途径分解表

素质名称

培养途径

政治素质

通过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等政治修养类课程,

开办业余党校等活动实现。

道德素质

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等道德修养类课程,

开展劳动、校园文化等活动实现。

业务素质

通过《交通设计》、交通规划》《运输组织学》、《仓储与配送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和相关知识教育,专业核心技能、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实现。

身心素质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体育》等身心修养类课程,通过军训、

各类体育运动及其它校园活动实现。

表二:能力结构及培养途径分解表

能力名称

培养途径

基本

能力

学习能力

通过开设《学习方法论》

等学习理论类课程,入学教育,课内外教学实践以及开设《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文献检索》等获取信息类课程实现。

交流协作能力

通过开设《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公共关系学》、《

管理学》等课程,参加实习、社会实践、、军训、劳动、校园文化等活动实现。

思辨能力

通过开设《高等数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以及组织开

展辩论比赛等课内外教学活动实现。

基本创新能力

通过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开展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实现。

专业能力

心技能

港口物流运作管理能力

具备从事港口物流、国际物流、货运代理等物流运作与管理的能力。

通过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货物学》、《港站与枢纽》、《国际航运管理》、《

港口物流管理》、《国际运输代理实务》、《报关与报检实务》、《集装箱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

及港口企业认识实习、货运代理模拟实践等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实现。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

能够对物流结点、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通过开设《货物学》、《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与送管理》、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企业物流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工程》及物流企业认识实习、

仓储与配送模拟实践等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实现。

它能力

外语应用能力

通过开设《大学英语》、《物流专业英语》、《外贸英文函电》等课程实现。

计算机应用

能力

通过开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技术》等课程实现。

组织协调能力

通过开设《管理学》、《公共关系》、《运营管理》等课程及各类团队组织活动实现。

应岗能力

考取国际货代资格证书、参加货代资格证培训获得国际货运代理职业能力

考取报关、报检职业资格证书、参加报关报检职业

培训获得港口物流管理职业能力

学科

素养

专业学科素养

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系统学、交通运输学

四、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

五、核心课程分布表


学年

学期

课    程    名    称

1

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A

2

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A

3

大学英语

运筹学

4

大学英语

国际贸易实务

物流信息系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概论

5

国际运输代理实务

(方向一)

国际航运管理

(方向一)

生产运作管理(方向二)

仓储管理(方向二)

6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港口物流管理

(方向一)

供应链管理(方向二)

7

8

六、主要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环节

核心项目

基础实验教学平台

外语听、说、写能力训练,C语言编程实验,

应用文写作训练,演讲与口才训练等。

计算机应用能力

专业基础训练平台

物流行业参观调研,物流企业认识实习,

港口企业认识实习,核心课程设计,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证等。

物流企业认识实习、

港口企业认识实习、核心课程设计

综合运用实践平台

学年论文、企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港口物流综合模拟实践、供应链管理模拟实践等。

学年论文、毕业论文、

港口物流综合模拟实践、供

应链管理模拟实践

素质拓展与社会实践平台

军事训练、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公益劳动、

社团活动和参加各种知识技能竞赛等。

/

七、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4年,修业年限为38

八、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条件

(一)毕业最低学分

学生必须修满186学分方可毕业;专业选修最低要求修满18学分,跨专业全校性选修课8学分以上,

此两类学分可用学校认定的特色学分抵换。

(二)授予学位

修业期满,取得足额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九、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总学分 学时分配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数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考核方式
1 2 3 4 5 6 7 8
公共基础课程 核心必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4 4 64 0       4        
  高等数学A 80 5 80 0 5              
  高等数学A 80 5 80 0   5            
  大学英语Ⅰ 64 4 64 0 4              
  大学英语Ⅱ 64 4 64 0   4            
  大学英语Ⅲ 64 4 64 0     4          
  大学英语Ⅳ 64 4 64 0       4        
一般必修   线性代数A 32 2 32 0       2          
  概率统计A 32 2 32 0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8 3 48 0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8 3 48 0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2 2 32 0   2              
  形势与政策 32 2 32 0   分散进行,每学期1次讲座,每次4课时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Ⅰ 32 1 0 32   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Ⅱ 64 4 32 32   4              
  大学语文 24 1.5 24 0   2              
  心理健康教育 32 2 24 8   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Ⅰ 20 1 16 4   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Ⅱ 18 1 16 2             2    
  体育Ⅰ 36 1 4 32   2              
  体育Ⅱ 36 1 4 32     2            
  体育Ⅲ 36 1 4 32       2          
  体育Ⅳ 36 1 4 32         2        
公共基础课程小计 1038 58.5 832 206 0 24 14 11 12 0 2 0 0
专业基础课程 核心必修   运筹学 64 4 56 8     4          
  物流信息系统 64 4 50 14       4        
  国际贸易实务 64 4 56 8       4        
一般必修   运输地理 32 2 30 2   2              
  物流学概论 16 1 16     1              
  工程图学(CAD 32 2 24 8     2            
  货物学 32 2 30 2     2            
  管理学原理 32 2 32       2            
  经济学 48 2.5 48         3          
  交通运输学 32 2 32       2            
  会计学原理 32 2 32         2          
  经济法 32 2 32         2          
  统计学原理 32 2 30 2         2        
  物流设施与设备 32 2 30 2         2        
  港站与枢纽 32 2 32             2      
  物流信息技术 32 2 28 4           2      
  物流专业英语 32 2 32             2      
专业基础课程小计 640 39.5 590 50 0 3 8 11 12 6 0 0 0
专业课程 港口物流方向 核心必修 国际航运管理 64 4 56 8         4      
国际运输代理实务 48 3 42 6         3      
港口物流管理 64 4 56 8           4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64 4 56 8           4    
一般必修 报关与报检实务 32 2 28 4           2      
外贸英文函电 32 2 32                 2  
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 32 2 32                 2  
方向一小计 336 21 302 34   0 0 0 0 9 8 4 0
供应链管理方向 核心必修 生产运作管理 48 3 44 4         3      
仓储管理 64 4 56 8         4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64 4 56 8           4    
供应链管理 64 4 56 8           4    
一般必修 企业采购管理 32 2 32                 2  
物流系统仿真 32 2 28 4               2  
国际物流 32 2 30 2           2      
方向二小计 336 21 302 34 0 0 0 0 0 9 8 4 0
核心必修学分合计 912 57                      
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   科技文献检索 16 1         1            
公共关系学 32 2         2            
电子商务与物流 32 2 24 12       2          
财务管理 32 2             2        
技术经济学 32 2               2      
系统工程 32 2               2      
物流营销与服务 32 2                 2    
航空货运 32 2                 2    
企业物流管理(ERP 32 2 26 6             2    
第三方物流 32 2                   2  
物流成本管理 32 2                   2  
物流项目管理 32 2 30 2               2  
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 港口物流方向 国际金融 32 2             2        
运营管理 32 2               2      
供应链管理 32 2 28 4             2    
仓储与配送管理 32 2 30 2             2    
海事法 32 2                   2  
外轮理货 32 2                   2  
企业采购管理 32 2                   2  
供应链管理方向 工业工程 32 2             2        
人因工程 32 2                 2    
港口装卸工艺 32 2                 2    
货物包装技术 32 2                   2  
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 32 2                   2  
质量管理 32 2                   2  
专业选修最低学分 256 18                      
理论课程周学时 27 22 22 24 15 10 4 0
实践教学环节 一般必修课 集中实践(周) 军事理论与训练 2 2       2              
社会实践 2 2       课外进行
思想政治课实践 2 2       课外进行
行业参观与调研 2 2           2          
物流企业/港口企业认识实习 2 2               2      
毕业实习 8 8                   2 6
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1 1             1        
物流系统规划课程设计 1 1                 1    
港口物流业务模拟实践(方向一) 1 1                 1    
供应链管理模拟实践(方向二)                    
学年论文Ⅰ 2 2         2            
学年论文Ⅱ 2 2             2        
毕业论文 12 12                     12
综合素质 4 4         课外进行
集中实践小计 41 41                      
理论必修教学学分合计 119
实践教学学分合计 41
全校性选修课最低学分 8
专业选修课最低学分 18
学分总计(理论+实践+选修课) 186
注:为考试课程。

 
十、学时、学分分配表
课程要求 课程类别 理论课学时 学分 比例%
必修课 公共基础课程 1038 58.5 31.5%
专业基础课程 640 39.5 21.2%
专业课程 336 21 11.3%
实践教学环节 / 41 22.0%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288 18 9.7%
全校性选修课 128 8 4.3%
合计 2302 186 100.0%
十一、各学期教学工作安排表
  周次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假期
× ×          
*  *       
     
  *  *     
     
       
  ×  
: : +  +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        毕业设计       +  毕业教育         考试      :专业实习(穿插)                   入学、军训教育     课程设计     * 学年论文(综合设计)  
 
× 机动             假期 
十二、本专业辅修教学计划
序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总学分 学时分配 按学期分配周学时数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考核
1 2 3 4 5 6 7 8
1 物流学原理 32 2 32     2            
2 物流信息技术 32 2 26 6     2            
3 物流设施与设备 32 2 30 2     2          
4 物流信息系统 64 4 40 16       4        
5 供应链管理 64 4 60 4         4      
6 国际物流 64 4 60 4           4    
7 仓储与配送管理 64 4 60 4             4    
8 国际运输代理实务 64 4 60 4               4  
9 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 32 2 30 2                 2
10 第三方物流 32 2 30 2                 2
小计 30
 

关闭